第2658章 大局之下的螻蟻命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682、大局之下的螻蟻

  你也別想著一二百年之後,也就是大名風華世界現代化了之後,這些個罪過被一一落實到姚廣孝身上了,就能夠讓姚廣孝千夫所指。

  到了那時,大明風華世界的雜色還能剩下幾何?

  哪怕有著些許,那不也完全融入了人族正統了嗎?

  說白了,到了那時,哪怕大明風華世界之中,面孔依舊遺留些許雜色的,其血脈之中,也必定有著人族正統的流淌,骨子裡已經不認為自己是雜色。

  他們的立場也根本不可能偏向於雜色,也必定很『客觀』。

  這份客觀,就是一定會結合當時大名風華世界所承受的壓力,會給姚廣孝各種辯解,會告訴那時候的所有人,當時的姚廣孝雖做法爆裂了一些,可出發點卻是好的。

  當時的姚廣孝就是知道必須用最短的時間來將整個大明風華世界一統星球之後,內部可能出現的種種雷霆掐滅。

  因為不如此的話,一旦前方出現一絲變故,就很可能是整個大明風華世界的毀滅!

  他們是不可能知道前方有著紫微大帝的背書,不可能知道亞馬遜雨林妖族和朱棣玩的就是默契。

  他們只會認為必定當時任何一個細節沒有做到位,就一定沒有今日大明風華世界人族什麼事了!

  他們的眼界也只能達到這一位置,真正隱秘的情報,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為他們開放的。

  他們會慶幸當時的永樂大帝是何等的英明神武!

  自家的永樂大帝那可真就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連續不知道多少個年頭都一直親自坐鎮與妖族對抗的最前線!

  這樣的永樂大帝,你還要奢求人家十全十美,還要讓他對大後方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都照顧到位,可能嗎?

  人家當時的壓力也根本抽不出時間來處理這些個小事!

  設身處地,換做你在永樂大帝的位置上,你就能夠做到了?

  他們更不會將這些個小小的錯誤怪罪到監國的朱高熾身上。

  這個永樂大帝的胖胖兒,哪怕在大後方手握大權,那也只是一個太子爺而已!

  人家對待百姓,那可是很好很好的!

  人家坐鎮中京,一開始照顧的,勢必也是中京周圍的百姓,他們這些遠離中京三五千里之地的百姓,一開始沒有照顧到位不是應該的嗎?

  說句不客氣的話,他們這裡發生的事情,傳到中京,那也多半十天半個月,慢一些的話,甚至於兩三個月都有可能。

  畢竟當時哪怕信息有所通暢,也不是後來可比的,建設這事那也要循序漸進嘛!

  這麼長時間,人家太子爺知道了這事之後,不得找人驗證一下?

  派遣人員前去幾千里之外驗證這些個事情,一來一回,幾個月說不定就過去了,或許事情早就平息了!

  事情已經平息,哪怕當時處理的人員並不是十分完美,也不可能去追究這啊那的吧!

  因為人家本就離著中京那麼遠,人家手中倘若還沒有一點專權的話,那才會造成更大的混亂,你也的理解這些個當地的管理人員們才行。

  也就是必須接受當地管理人員身上的一些個小錯誤才行。

  你可以和聲細語的對這些個管理人員們說這樣的小錯誤下一次可不要再犯,但一定不能斥責,一旦如此,這些個管理人員下一次說不得就束手束腳了,那反而更會壞事!

  後來,當基礎建設從中京朝著各方推進之後,這樣的事情不就越來越少了嗎?

  當通訊變得越發通暢了之後,這樣的事情不就越來越少了嗎?

  也就是說,監國的太子爺朱高熾在有能力對更遙遠地盤『指手劃腳』之時,這些個小小錯誤,就變得越發稀少了,你還要人家如何?

  你如論如何也怪不到太子爺身上吧!

  這些分析只要出現,你就會發現哪怕最聰明的一群人,也必須點頭認可,因為這確實是事實!

  哪怕最聰明的一群人心裡頭清楚這其中必定有著朱高熾與姚廣孝的默契,你也不能說出口。

  因為這只是你的猜測而已!

  要知道,當時的太子爺和姚廣孝可是斗得很厲害的!

  雙方各種私底下的交手,整個當時大名風華世界但凡有點地位的,哪一個不知道?

  你說這樣的兩個人,私底下十分默契,有多少人會相信?

  你這些個傢伙大概率是陰謀論看多了吧!

  至於你們這群陰謀論口中的所謂證據:後來朱棣與朱高熾從來沒有因此降罪姚廣孝。

  那只能說你們這群人從來不懂得什麼叫做正治。

  說句不客氣的話,倘若朱棣和朱高熾因此就降罪姚廣孝,那才是最大的錯誤也!

  因為一旦如此,後來人哪一個還敢給你朱棣和朱高熾辦事了?

  在大儒為你辯經之中,他們是堅決認為朱棣哪怕後來有時間聆聽其中一二了,也只能『含笑』在眾臣面前嘉獎姚廣孝,頂多就是私底下小小的斥責一下姚廣孝收斂。

  再之後姚廣孝不也多多收斂了嗎?

  什麼,你說姚廣孝收斂之時,雜色的數量已經大為銳減?

  那一定是巧合!

  誰讓那個時候的永樂大帝確實在前沿與諸天樞紐之地的妖族妖獸們有了真正來回,也就是正好讓咱們大名風華世界真正依靠自己站穩了腳跟!

  再說了,後來永樂大帝不也承認了雜色們在與妖族妖獸們大戰之中,也是有功的,這不就足夠了嗎?

  你還要人家怎樣?

  而且,也沒道理讓咱們這些人族正統一直頂在最前沿,而你們這些個雜色卻在大後方吃香的喝辣的的吧?

  你們不也應該出一份力嗎?

  也就是姚廣孝某種程度來說做的一切也是合理的,無非就是手段粗暴了一些。

  況且,在那種危急時刻,難道你還指望有著『妖僧』之稱的姚廣孝一家一戶的敲門,前來和你們這些雜色們和聲細語的商議不成?

  那只能說你想多了。

  總結起來,就是姚廣孝的出發點確實是大公無私的,人家看的就是『大局』,為了整個大明風華世界的大局,手段稍微顯得粗暴了那麼一點,以至於讓雜色們在那段時間裡糟了大難。

  可那已然是過去百多年之前的事情,咱們思考過去,更多的還是要避免未來再次出現這般粗暴的行事而已!

  我們不也知道了後來永樂大帝朱棣在知曉姚廣孝稍顯粗暴行事之後,給了姚廣孝處罰了嗎?

  人家的處罰那也是很重的,那可是讓姚廣孝非傳召不得返回大明風華世界。

  你想一想,換做你,被發配諸天,終生幾乎都沒有返回老家的希望,那該多麼的『絕望』,這份懲罰難道還不夠重嗎?

  這份懲罰,在其他諸天的修士們看來,也就那樣。

  可在大名風華世界的百姓們眼中,還真就挺重的。

  因為被發配的姚廣孝,真就沒有了如其他文臣武將一般,在接下來的百多年裡跟著大名風華世界一起享受整個大明風華世界的發展紅利。

  真就在各種封爵之中,沒有了姚廣孝的份兒。

  封爵如此,財富的獎賞也同樣如此。

  在大明風華的百姓看來,若非看在姚廣孝過去貢獻的份上,姚廣孝真正的家園,也就是皇覺寺是否還能保留都是一個問題。

  別說是人族正統百多年之後的百姓,就是所剩不多的雜色看來,這份懲罰也重到沒邊。

  他們哪一個不知道發配之後的姚廣孝,可是需要日日堅守在與妖族妖獸對抗的最前沿。

  在這般風險之地日日廝殺,稍微一個不小心,那可真將會將自己的性命留下的。

  大儒的辯經,就是這麼有道理,就是這麼容易被大眾接受!

  你還其中搞什麼陰謀論,只能說你的心本身就是髒的,以至於看什麼都覺得髒!

  你說哪怕一直被迫坐鎮與妖族妖獸對抗的最前沿,姚廣孝也過得很好?

  那是人家永樂大帝對其的照顧。

  換做是你,你也希望自己能夠享受到這份待遇吧!

  你也不希望自己給永樂大明帝國做出了如此眾多貢獻之後,還吃糠喝稀吧!

  人家已經日日頂到了大戰的最前沿,本身在其中做出的貢獻難道就可以忽略了?

  這些待遇就不能是人家自己爭奪來的嗎?

  換做是你,身處這樣的環境之中,你也希望自己可以享受著版待遇吧!

  你說姚廣孝為何背負這般罪孽,卻依舊能夠身懷氣運,堅挺至今,且看起來還會繼續堅挺下去。

  那是不是也從側面說明了當初姚廣孝的做法本身就是正確的!

  最⊥新⊥小⊥說⊥在⊥⊥⊥首⊥發!

  那是不是說明姚廣孝當初的做法,本身對大明風華世界的貢獻都得到了整個咱們自己天地意志的認可,也是因此才能讓其氣運雄厚!

  這一說法還真就被大明風華世界絕大多數人接受。

  人家當初確實粗暴了一些,可你說人家在這件事上給大明風華世界就沒有貢獻,那誰也必須反駁。

  沒有當初姚廣孝的行事,那般岌岌可危的前線是否能夠一直堅持下來,是否能夠堅持到咱們大明風華世界真正成長起來確實是一個未知數。

  可這份未知數之中,整個大明風華世界的百姓心中的天平也都必須偏向姚廣孝也!

  人間事,總是這般複雜。

  因為人間事,從來都是以結果論的。

  也是,連一個結果都沒有,這事又會有誰關心?

  倘若結果是悲劇,那才是真正問罪的開始。

  反過來呢,哪怕這一過程當中,有些事在後來人看來就是各種不符合理念,那也必須是正確的。

  你不理解而已,但絕不能說人家當時的做法有問題!

  你說後來人之中就沒有智者能夠看出其中真正的本相嗎?

  怎麼可能。

  看出來的智者,還不是一個兩個,可看出來,就一定要大肆宣揚嗎?

  你看出來,其中多少是你自己推測而來?

  你連一絲一毫證據都沒有,你宣揚出來又有幾個會真正選擇相信?

  你說出來哪怕真就是事實,在大儒們眼中,那不也依舊是陰謀論者嗎?

  你無法爭辯,你說什麼以姚廣孝的性格,和其與朱棣背靠背的關係,哪怕有機會留下證據,那也一定會想方設法的抹除。

  你的分析確實很有道理,這份分析哪怕很多人願意去相信也沒有任何意義。

  你總不能以姚廣孝可能會這麼做,就確定他已經這麼做了吧!

  你這不是強詞奪理嗎?

  而且,姚廣孝當初還真就從來沒有和朱棣做過任何商議。

  甚至於都不是默契,而是姚廣孝想到了就做了。

  他做了之後,朱棣也才在很晚之後才知曉。

  可朱棣知曉了的時候,人家可還在世界通道的另一頭連篇大戰呢,哪有時間處理這些個小事?

  與其關心這些,當時的朱棣看到的更多的還是在自己但凡需要炮灰之時,大後方可以一次又一次的讓自己不為這一點操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以說後來朱棣知曉了姚廣孝這般粗暴行事,心中選擇了默認,因為至始至終,朱棣都沒有因此給姚廣孝發出任何一絲斥責。

  可你就能夠因此怪罪朱棣分毫了嗎?

  前線如此這般需要『人才』,作為坐鎮其中的皇帝,孰輕孰重難道還不懂了?

  但凡他因此給姚廣孝發出任何一絲斥責,都只能說朱棣這個永樂大帝完全是不合格的!

  後來人也不會更不能以此來對朱棣發出哪怕任何一絲『唾罵』。

  哪怕這事有老朱家的不對,那也只能是大後方監國的胖胖兒朱高熾背鍋。

  可這個鍋兒真需要朱高熾來背嗎?

  還真就不需要。

  胖胖兒朱高熾在大明風華世界監國之時,做的可不是一般的好。

  那肉眼可見的經濟發展,那肉眼可見的百姓生活變好,你還因為這一點小小的事情緊抓不放,只能說你眼中根本就看不到大局。

  你那鼠目寸光的眼光,才是最應該被淘汰的一個。

  再說了,那可是治理一整顆星球,每日裡又該有多少事?

  你遠離當時的中京萬里之遙,人家總不能聽風就是雨吧。

  你的一面之詞人家不得詳細調查一番?

  至於調查了之後,這事依舊在繼續,那不依舊是為了大局嗎!(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