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創匯大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聞天在規劃廠區的時候沒有具體算,準備在最終合算價格之後再進行調整的,不過等他在草紙上勾勾畫畫結束,一旁的蔣玉華已經給出了大概的數字,總計530多萬華夏幣。

  其中10層占地5畝的辦公大樓是最貴的,總價200萬華夏幣整;兩座10層的宿舍樓每座占地4畝,單座價格106萬左右,兩座共計213萬華夏幣。

  20間加肥加大版的車間占地20畝,總價87萬華夏幣,10間標準車間占地10畝,總價33萬華夏幣。改版價格由於增高設計,價格成本增加30%。

  實際上兩棟住房樓預算不符合朱聞天的標準,到預算結束之際,朱聞天又將宿舍樓標準調整為了辦公樓標準,只不過圖紙不變罷了。

  當下對宿舍的理解實在太過於簡單了,牆體也過於單薄,就是那種筒子樓。而朱聞天畫出的圖紙則是兩座呈現品字結構的住宅樓,每棟四個單元,由四個品字結構組成。

  每個品字結構占地一畝,東西南三戶組成,每戶住宅面積180多平方米,剩餘都是公攤面積。由於超過了7層,朱聞天讓預留了電梯井位置,雖然這時候並沒有相關規定。

  建委的兩位領導有些傻眼,雖然是打著宿舍樓的名義,這明顯是在建住宅樓啊,hk抄樓花正厲害,這點兒見識他們還是有的。

  看那每戶四室一廳兩衛的設計,稍稍有點兒常識之人就知道是給家庭住的,而不是給什麼電子廠員工住啊,因而這兩位領導雖然沒說,但是陳主任見機之下卻是問了出來。

  「朱先生這還是宿舍樓嗎?」

  「是宿舍樓啊,我們外企待遇高,職級到了或者有特殊貢獻之人,都可以住到一套這樣的房子,普通員工每人一間住就是了。」

  陳主任被朱聞天一句話堵得不知道如何回答了,現場另外幾人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根本沒有想到朱聞天會是這種打算,並且也不知道朱聞天說得是否真實了。

  「朱先生,你這麼設計方案是沒有問題的,建築方面倒是也能夠做到,只不過如此一來普通宿舍樓標準是無法承擔起這種結構來了,安全起見,我建議朱先生以辦公樓標準建造。」

  建委主要領導終於發話,原來問題主要癥結還在於建設成本上,不過對方這句話算是拍板了,讓朱聞天大為放心了一下,這樓是能蓋的!

  「成本增加麼...那也沒有問題,再重新核算一下就好了...」

  既然是能蓋就好,朱聞天假裝思考了一下,就給出了答覆,價格也就此敲定下來。

  「兩棟宿舍樓建設費用總計是320萬華夏幣左右。」

  蔣玉華那邊很快算了出來,而建委領導不知道什麼時候將華夏機械工業建設集團常駐設計師、預算師都叫了過來,一人審視著朱聞天提供的草紙,一人進行著成本核算。

  這是一個十分麻煩的過程,蔣玉華那只是大體估算,實際上真正建設的話,計算則比那要麻煩得多,也可能建築面積增大或縮小。

  不過蔣玉華核算總價絕對是個接近實際價格的參考了,加上兩棟宿舍樓提升的建築成本,大概646萬華夏幣左右。

  這個數字如果準確的話,朱聞天兜里又要幹了。

  而一直快到下午三點的時候,設計師終於點頭應承,基本上確定可以完成預設計,隨之預算師也給出了一個650萬華夏幣的價格,與蔣玉華計算得相差不大。

  實際建築應該還要走很麻煩的招投標,不過當前時代背景之下基本上不存在這個流程,擁有設計師、預算師此類人員的,整個華夏估計找不出三家來。

  於是在雙方估價十分接近的情況下,建委兩位領導作保直接拍板,就以650萬華夏幣這個價格簽訂協定,一邊付款一邊承建,互不再管錢款的事情。

  最終朱聞天確定以美元現金進行結算,再次付出70萬美元,最終在合同上與建委、華夏機械工業三方在合同上簽了字。

  70萬美元是幾方商量出來的一個數字,與650萬華夏幣也不完全等價,這個錢由建委負責收,而建委會支付650萬華夏幣給機械工業那邊,這其中怎麼個運作朱聞天就不管了。

  對此朱聞天還是非常滿意的,70萬美元價格就將廠區主要建築都支撐了起來,這在後世應該是難以想像的吧。

  當然了,1981年這個時代建築材料、人工都非常便宜,無論是建委還是華夏機械也都覺得大有賺頭,這就足夠了,這才是真正的多贏。

  而朱聞天同意支付70萬美元而沒有去仔細計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華夏機械承諾馬上就開始動工,並在合同中規定了動工時間以及交付時間。

  建設時間上限一年,交付時間放在年底之前,也就是說這次朱聞天登錄固定時空就可以看到自己在工業園的廠區基本落成了,說不得全力趕工之下還能提前一些時間。

  下午三點半的時候,建委兩位領導以及陳主任陪同著朱聞天與蔣玉華一同吃「中午飯」,後來華夏機械的一位老總還過來了,大概這也是一頓飯從下午吃到晚上的原因。

  這一次朱聞天在sz花出去770萬美元,再加上上一次拿地的155萬美元,朱聞天給sz帶來的外匯貢獻已經925萬美元了!

  近千萬美元級別的客戶,在這個年代背景之下自然值得如此,也是朱聞天受到各種厚待的重要原因。

  朱聞天記得現實世界在省城讀報時曾經讀過一篇報導,說是某個後世非常知名的液化工業廠家,一年創匯的數量才在幾十萬美元而已,同樣是在1980年代初期的時候。

  如果拿這個數字再跟朱聞天所花出去的美元對比一下,肯定就有點兒小巫見大巫了,因而吃飯、領導陪同什麼的,朱聞天都心安理得。

  而朱聞天給sz貢獻的美元還不是全部,此外還有玉石交易、電子表渠道費用、騰龍日用品公司幾個渠道帶來的美元外匯,至少也得有數百萬美元了。

  兩方面加在一起,不知不覺之間朱聞天已經成為了一名創匯大戶,一個人頂起了華夏創匯一大片天地。

  當然了,無論是建委這邊還是京都師大課題組那邊,對朱聞天身份認知完全就是外商的親戚,只不過在過海關的時候朱聞天偶爾用一下兩種身份。

  不過就算是將來兩種身份出現衝突,朱聞天也有妥善解決的辦法。

章節目錄